清代著名诗人黄景仁考举人屡试不第,一生穷困潦倒的他写下了七言律诗《杂感》,以抒发自己的凄苦穷愁和心酸愤懑: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招来薄幸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试问:古今读书人如何摆脱贫困?从政,从军,从工,从农,从商,从文,治学,治国,治家,治身,可做的事情并不少。
从政,当幕僚师爷
从军,当军官参谋
从工,当科技人才
从农,当农技人才
从商,当良心商人
从文,写美文娱众
治学,阐大道真理
治国,发治世良策
治家,和家人亲友
治身,修健康幸福
尤其是从文,治学,治国,治身,非读书人不可。治学入圣,治国成贤,治身得福,唯有书生。
可惜,儒家科举假学问,以奴才为荣,文不能正心,武不能救民,确实百无一用!风花雪月,满腹牢骚,状如跳蚤,惹人烦恼!各位道友,扪心自问,或不学无术,或绝学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