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日必有一战,中国如何取胜
作者:朱云川
中美日必有一战,全面战争中国如何取胜?二十多年前,朱云川老师的《两极震荡对未来中国二十年的影响》(1998年)文章就预言指出,在 2025 年前后,中国必然遭遇全面侵略战争,主要敌人包括美日及其附庸势力,这属于第四次世界大战的结束部分,中国将取得最后胜利。
朱老师的文章结论,与现有的社会主流观念有三点不同:
其一,为什么主要敌人是美日,是因为美国是世界第一的强盗霸主,日本对二战的侵华战争从未真正认罪,二者都是帝国主义思维逻辑,发动侵略战争是必然的。社会主流观点是亲西方的,对美日崇拜有加,依附性强,缺乏与敌坚决斗争取得胜利的必要准备、意志和决心。
其二,从中国改革开放开始,打开了门窗,进来的不止是苍蝇,也有虎狼。
四十年来,美日全面积极布局中国,各类汉奸大都依附西方势力,成各行各业高官、富人、名流、明星等社会精英和外国代理人,这是对华发动全面侵略战争的大手笔。其中,美国以掠财乱政为主,日本以侵占周边领土为主。社会主流观点认为战争局限于中国周边少数地区,对全面抗战缺乏必要准备、意志和决心。
其三,2025 年前后的战争,始于俄乌战争,止于中美日战争,属于第四次世界大战。
根据上述朱老师论文中的“朱云川曲线”模式显示,在古今中外,两极震荡历史规律是普遍存在的,与“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谚语相佐证。具体讲,政治左或经济右 28 年加上左右相持的过渡期 12 年,合计 40 年一个半周期,80 年一个全周期。社会主流观点认为是三战可能发生,对最终结果还抱有不切实际的西方幻想。
以 20 世纪以来的世界大战为例,一战发生在 1917 年前后,三战发生在 1997 年前后,都是出现在经济右高原期末期的,属于以强凌弱的局部经济战争。二战发生在 1945 年前后,四战出现在 2025 年前后,出现在政治左高原期的前端,是新兴的政治左与老牌的经济右的全面较量,属于两强相遇勇者胜智者胜的全面战争模式。
对此,中国应作好以下全面战争准备:
一是坚决反对思想殖民,各行各业清除一切汉奸内鬼,尤其是抓紧清除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崇洋媚外与弄虚作假言行,迅速把人民思想统一到国家安全救亡图存的高度上来。
二是坚决反对腐败和买办势力,全国统一实行本单位内半年一次的干群轮岗制,不花钱不找关系不用考试也能当干部,借以大规模舒解民怨和党群干群对立紧张关系矛盾,有效整顿与重建各级各类组织,提升应对全面战争的组织动员能力和效率。
三是加强积极军事准备,坚决与内外敌人誓死一战,不再韬光养晦投鼠忌器。在积极拒止周边外国势力的同时,尤其是要防范国内暗藏的内奸敌人,对各级各类社会精英加强战争管控,切不可掉以轻心,以致于酿成大祸。
01 居安思危,迎接挑战:中国在潜在全面战争中的胜利之路
各位朋友: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个既严肃又充满挑战的话题——中美日潜在的全面战争以及中国如何取胜。
二十多年前,朱云川老师在《两极震荡对未来中国二十年的影响》(1998年)这篇文章中就做出了惊人的预言:在 2025 年前后,中国必然遭遇全面侵略战争,主要敌人包括美日及其附庸势力,这属于第四次世界大战的结束部分,而中国将取得最后胜利。这一观点与现有的社会主流观念存在着显著的不同,接下来我就为大家详细剖析。
认清主要敌人的本质
为什么说主要敌人是美日呢?美国,自二战后就成为了世界第一强国,长期以来扮演着世界警察的角色,实则是世界第一的强盗霸主。
从历史上看,美国在 20 世纪发动了多场战争,比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这些战争的背后,都是美国为了维护其全球霸权、掠夺资源而进行的侵略行为。据统计,美国在 2001 年至 2022 年间,在全球 85 个国家开展了军事行动,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而日本,对二战的侵华战争从未真正认罪。日本右翼势力不断篡改历史教科书,否认南京大屠杀等暴行,参拜靖国神社,其帝国主义思维逻辑根深蒂固。
在历史上,日本就多次发动对外侵略战争,如甲午战争,通过《马关条约》从中国掠夺了巨额赔款和大片领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美日这种帝国主义思维逻辑,决定了他们发动侵略战争是必然的。
然而,社会上部分亲西方的主流观点对美日崇拜有加,依附性强,缺乏与敌坚决斗争取得胜利的必要准备、意志和决心,这是非常危险的。
警惕内部隐患与全面抗战准备
从中国改革开放开始,打开了门窗,进来的不止是苍蝇,也有虎狼。四十年来,美日全面积极布局中国。美国以掠财乱政为主,通过经济手段、文化渗透等方式,试图影响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发展。日本则以侵占周边领土为主,在钓鱼岛等问题上不断挑衅。
而且,各类汉奸大都依附西方势力,成了各行各业的高官、富人、名流、明星等社会精英和外国代理人。这是美日对华发动全面侵略战争的大手笔。
然而,社会主流观点认为战争局限于中国周边少数地区,对全面抗战缺乏必要准备、意志和决心。
我们要知道,历史上的抗日战争,日本最初也是想通过局部战争逐步蚕食中国,但中国人民最终进行了全面抗战,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所以,我们必须做好全面抗战的准备,警惕内部的隐患。
把握战争周期规律与未来走向
朱老师论文中的“朱云川曲线”模式显示,在古今中外,两极震荡历史规律是普遍存在的,与“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谚语相佐证。具体讲,政治左或经济右 28 年加上左右相持的过渡期 12 年,合计 40 年一个半周期,80 年一个全周期。
以 20 世纪以来的世界大战为例,一战发生在 1917 年前后,三战发生在 1997 年前后,都是出现在经济右高原期末期的,属于以强凌弱的局部经济战争。二战发生在 1945 年前后,四战出现在 2025 年前后,出现在政治左高原期的前端,是新兴的政治左与老牌的经济右的全面较量,属于两强相遇勇者胜智者胜的全面战争模式。
而社会主流观点认为是三战可能发生,对最终结果还抱有不切实际的西方幻想。我们要认清历史规律,做好应对战争的准备。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如何在潜在的全面战争中取胜呢?
首先,我们要坚定必胜的信念。历史已经证明,中国人民在面对外敌入侵时,有着顽强的抵抗精神和强大的凝聚力。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团结一心,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其次,我们要加强国防建设,提高军事科技水平。近年来,中国在军事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航母的建造、歼 - 20 战斗机的服役等。同时,我们还要做好全民动员的准备,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意识到自己在战争中的责任和义务。
朋友们,虽然战争是残酷的,但我们不能回避。我们要居安思危,认清美日等敌人的本质,警惕内部隐患,把握历史规律,做好全面抗战的准备。我相信,在中国人民的团结奋斗下,无论面对怎样的战争,我们都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
谢谢大家!
02 枕戈待旦,决胜未来:中国全面战争准备之路
亲爱的朋友们:
今天,我们正处在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国际局势暗流涌动,潜在的战争威胁如影随形。二十多年前,朱云川老师就极具前瞻性地预言,2025 年前后中国可能遭遇全面侵略战争,主要敌人是美日及其附庸势力。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我们必须做好全面战争准备,这是关乎国家生死存亡、人民幸福安康的头等大事。
破除思想枷锁,清除内部隐患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坚决反对思想殖民,是我们备战的首要任务。
历史上,因思想被殖民而导致国家灭亡的例子不胜枚举。印度在被英国殖民期间,英国通过教育、文化等手段,向印度人民灌输英国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使得许多印度人对自己的文化和传统产生了怀疑和否定。
英国殖民当局在印度推行英语教育,培养了一批亲英的印度精英阶层,这些人成为了英国殖民统治的帮凶。印度本土的文化、宗教和社会结构遭到了严重破坏,印度人民失去了民族凝聚力和反抗精神,最终沦为英国的殖民地长达近两百年。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打开国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文化的同时,也有一些不良思想趁机而入。
在教育界和学术界,崇洋媚外与弄虚作假的言行时有发生。部分所谓的“专家”盲目推崇西方教育模式,贬低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体系;一些学术造假事件屡见不鲜,严重损害了学术的公信力。这些现象就像毒瘤,侵蚀着我们的思想根基,削弱了民族凝聚力。
我们必须抓紧清除这些不良现象,把人民思想统一到国家安全救亡图存的高度上来。就像秦国商鞅变法,通过统一思想,让民众一心为国家而战,最终实现了六国统一。我们也应借鉴历史经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明白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在思想上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整顿组织体系,提升动员能力
腐败和买办势力是国家发展的绊脚石,坚决反对腐败和买办势力是我们备战的重要保障。
唐朝后期,政治腐败现象严重,官员们贪污受贿、卖官鬻爵成风。地方藩镇割据,节度使拥兵自重,与中央政府对抗。同时,一些富商大贾与官员勾结,形成了买办势力,他们为了一己私利,不惜损害国家利益。
例如,在对外贸易中,他们压低国内商品价格,抬高进口商品价格,导致国家经济受损,社会矛盾激化。最终,唐朝在农民起义和藩镇割据的双重打击下走向灭亡。
为了有效整顿与重建各级各类组织,提升应对全面战争的组织动员能力和效率,全国统一实行本单位内半年一次的干群轮岗制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这种不花钱不找关系不用考试也能当干部,必将彻底改写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极大地激发干群民智,凝聚民心民力。这样可以让干部深入了解基层情况,增强与群众的联系,同时也能让群众更好地理解干部工作,大规模舒解民怨和党群干群对立紧张关系矛盾。
就像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深入群众,开展土地改革,让广大农民得到了实惠,从而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党组织在农村建立了各种基层组织,将农民组织起来,形成了强大的抗日力量。在战争来临时,一个团结高效的组织体系能够迅速动员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胜利提供坚实的保障。
加强军事准备,坚决捍卫主权
军事力量是国家的脊梁,加强积极军事准备是我们备战的核心环节。宋朝时期,由于长期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军事力量薄弱。面对北方辽国、金国的入侵,宋朝军队在战场上屡屡失利。尽管宋朝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但由于军事上的软弱,最终未能逃脱被灭亡的命运。靖康之耻,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兵俘虏,北宋灭亡,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伤痛。
过去,我们一直秉持韬光养晦的外交策略,但在如今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我们不能再投鼠忌器。
我们要坚决与内外敌人誓死一战,在积极拒止周边外国势力的同时,尤其要防范国内暗藏的内奸敌人。近年来,我国军事科技取得了长足发展,航母、歼 - 20 战斗机等先进武器装备不断列装部队。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放松警惕,要持续加大军事投入,提高军事科技水平。
同时,对各级各类社会精英加强战争管控也至关重要。在抗日战争时期,汪精卫等汉奸背叛国家,投靠日本侵略者,给中国抗战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我们要确保社会精英在战争时期能够坚定地站在国家和人民一边,为战争胜利贡献力量。
朋友们,战争的阴影或许并不遥远,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让我们坚决反对思想殖民,清除汉奸内鬼;坚决反对腐败和买办势力,提升组织动员能力;加强积极军事准备,捍卫国家主权。只要我们以史为鉴,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够在潜在的全面战争中取得胜利,守护好我们的家园,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