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图书馆 > 马学资料 > 传统教科书问题

朱老师:自然四时(春夏秋冬)规律对应的道德行为准则

栏目:传统教科书问题|时间:2023-11-06 14:05|阅读:298

   ‌老子曰:

   上德(道=上德不德)无为而无以为,

   上仁(德=下德不失德)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仁)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义)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力)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

   前识(知、智)者,道(识)之华而愚之始也。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可以为天下正。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以为。

   (“无为而无不为”,属于法家思想,不是老子思想。)

  

   朱老师原创成果小班课教学内容

   以下一一对应:

  冬寒、春躁、夏热、秋静

   不为、有为、无不为、无为

   禁欲(不知足)、有欲(乱变)、纵欲(欲得)、无欲(正当、守中)

   不知足、知足、不知止、知止

   儒家(宗教)、墨家、法家、道家

   鬼神、人道、地道、天道

   黑暗-辱、贤良-益、邪恶-殆、光明-损

   极左(教条主义)、仁义(社会实践、政经先行)、极右(自由主义)、道德(文化核心、道德先行)

  

   见下表:

   自然四时(春夏秋冬)规律对应的道德行为准则

  

   (此表内容为朱老师《文明自信》原创成果之一)

3
0

赞赏码.jpg


老子大学(共产主义ABC) www.gczyabc.cn  网站地图 红军大学(毛泽东人民讲)
电话:15998980906 地址:中国重庆市南岸区南城大道28号渝南佳苑 邮箱:24183930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