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一门科学是否成立的标准是什么
作者:朱云川
有专家说:
承认不承认一门科学,这个问题用不着去讨论。关键要看这门学科是否实现了一定的标准。如果达到了这个标准,结论就有了。接着,他提出了衡量一门科学已经成熟的三条标准:1、知识的集合达到一定的数量和质量;2、专门研究人员达到一定的数量和质量;3、专门的研究机构达到一定的数量和质量。
朱老师答:
判断一门科学是否成立,与论文、研究者、研究机构数量多少没有必然联系。伪科学,就是用数量为指标的,比如苏联李森科学说、中国的气功大师们。
那么,正确判断一门科学成立的标准是什么呢?不外乎三点:
其一,符合事实。科学必须以事实为依据。这个事实,必须是真实存在的事物。
比如,研究农业种植的,工业技术的,都有事实依据。反之,研究宗教和神学的,研究传统文化的,许多人都是从经典到经典,从概念到概念,好比空中种树,病目观月,就不是真实事实,而是虚假宣传。
其二,符合逻辑。科学不同于各种感性材料的堆积。一门科学必须有起点,有过程,有终点,可预测,可重复,可证明,结论必须明确可靠。
反之,一千人随意画一幅画,或随手拍一张照片,连续放演,不等于一部电影或连环画。为何?因为无真实起点,无具体过程,无明确结论,不同照片没啥必然关系,不具有由此及彼可推导的逻辑关系。
其三,符合现实。科学必须有对象性、工具性和现实性。不仅可以解释过去和现在,更需要指导未来。
科学是有适用范围的,即对象性,超出适用范围,科学结论就不成立。那种一种无所不包的理论,不是科学。比如上帝创造世界,伟人决定历史,社会达尔文主义,都不是科学,只是观点或看法。
科学的方法,即工具性。工具的特点,是任何人都可以用。按照科学的方法,可以得到预测的结果。科学的作用,即现实性。科学不只是用来解释世界,而是用来满足人类现实需要的。
总之,缺乏事实、逻辑、现实之任何一环的理论思想观点,无论其数量多少,名气多大,时间多久,影响力多强,都不是科学,而是假设或方向、谬误或谎言、假话或空话。(兴国网)
推荐阅读:值得中国人认真思考的十大问题(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