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研究所 > 道德哲学研究所

‌由治入乱是儒家,人道冒充天道,科举制好比申公豹助纣为虐

栏目:道德哲学研究所|时间:2025-04-13 19:40|阅读:5

  ‌由治入乱是儒家,人道冒充天道,科举制好比申公豹助纣为虐

  作者:朱云川

  中国汉唐明清早期的太平盛世,为什么持续不过几十年或一百来年都纷纷落幕了。以至于有人得出结论,黄老道学开创的太平盛世,只适合王朝早期。其实不然!

  朱老师指出,既然王朝早期的太平盛世很美好,这些中晚期的社会问题和尖锐矛盾又从何而来呢?答案在于:由治入乱是儒家,太平盛世落幕罪在封建科举制度,儒法二显学为尊。

  以下是从政治经济社会角度思考的,儒法二显学庸劣塞道是最大问题。唯独没有从道德哲学显隐的根本上寻找答案,史料仅供参考:

  

  《汉唐明清早期盛世的落幕:繁华背后的兴衰交替》

  

  一、汉朝盛世的落幕

  

  汉朝在汉武帝时期达到鼎盛,然而盛极而衰的迹象也逐渐显现。

  1. 政治方面

   ○ 西汉后期,政治日益腐败。外戚势力逐渐崛起,如元帝之后王政君家族,王氏一门在朝廷中权势熏天,他们结党营私,排斥异己。这种外戚专权的局面严重破坏了朝廷的政治生态,使得朝政决策不再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而是成为外戚集团争权夺利的工具。

   ○ 地方上,土地兼并现象愈发严重。豪强大族大量兼并土地,导致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沦为流民。这不仅使农民生活陷入困境,而且削弱了国家的经济基础,因为农民是国家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2. 经济方面

   ○ 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农民失去土地后,无力承担赋税,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同时,为了维持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军事开支,政府不断增加赋税,进一步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形成恶性循环。

  3. 社会矛盾方面

   ○ 由于政治腐败、经济困境,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外戚势力的矛盾不断激化,最终爆发了绿林、赤眉起义,这些起义沉重打击了西汉政权,西汉王朝走向灭亡。东汉建立后,虽然有过光武中兴等短暂的繁荣,但后期又陷入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怪圈,最终在黄巾起义和地方军阀割据的局面下走向分裂。

  

  二、唐朝盛世的终结

  

  唐朝的盛世在开元盛世达到顶峰,但随后危机四伏。

  1. 政治方面

   ○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之一是唐朝后期政治制度的缺陷。节度使制度下,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集军事、行政、财政大权于一身。安禄山等节度使势力膨胀,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削弱。

   ○ 唐朝后期,朝廷内部党争不断。牛李党争持续了数十年,两党在政治主张、官员任免等方面存在巨大分歧,互相倾轧。这种党争使得朝廷内部消耗巨大,无法集中精力应对外部危机和国内的社会经济问题。

  2. 经济方面

   ○ 安史之乱对唐朝经济造成了巨大破坏。战争使得北方广大地区的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口锐减。同时,为了筹集军费,政府增加赋税,进一步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此外,唐朝后期土地兼并也很严重,均田制遭到破坏,农民破产逃亡现象增多。

  3. 社会矛盾方面

   ○ 由于经济困境和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地方藩镇与中央政府的矛盾交织在一起。黄巢起义就是这种矛盾激化的产物,黄巢起义席卷全国,虽然最终被镇压,但唐朝也因此元气大伤,地方藩镇割据更加严重,最终走向灭亡。

  

  三、明朝盛世后的衰落

  

  明朝在永乐年间国力强盛,之后却逐渐走向衰落。

  1. 政治方面

   ○ 明朝后期,政治腐败现象严重。宦官专权是明朝政治的一大特色,如魏忠贤专权时期,他结党营私,迫害东林党等正直官员。朝廷内部乌烟瘴气,政治决策被宦官集团操纵,严重影响了国家治理的正常进行。

   ○ 官僚体系臃肿,官员贪污受贿成风。明朝的俸禄制度不合理,导致很多官员通过贪污来维持生计或获取更多财富。这种腐败现象使得政府公信力下降,行政效率低下。

  2. 经济方面

   ○ 土地兼并在明朝后期达到惊人的程度。皇室、贵族、官僚大量兼并土地,农民失去土地后,沦为佃农或流民。同时,明朝的商业税征收不合理,国家财政过度依赖农业税,随着农民的贫困化,国家财政收入减少。

  3. 社会矛盾方面

   ○ 由于土地兼并和赋税沉重,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尖锐。此外,明朝末年,天灾频繁,而政府的救灾能力有限,农民生活困苦不堪。李自成起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爆发的,起义军一路势如破竹,最终推翻了明朝政权。

  

  四、清朝盛世的终结

  

  清朝康乾盛世之后,面临着诸多危机。

  1. 政治方面

   ○ 清朝后期,政治腐败日益严重。官员贪污受贿现象普遍,卖官鬻爵之风盛行。例如,和珅这样的大贪官在朝廷中权倾一时,他的贪污行为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财政和政治清明。

   ○ 封建专制制度在清朝后期更加僵化。闭关锁国政策使得清朝与世界隔绝,无法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技术。同时,封建官僚体系内部保守势力强大,阻碍了改革的进行。

  2. 经济方面

   ○ 人口增长过快,而土地资源有限,人地矛盾突出。传统农业经济无法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农民生活压力增大。同时,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如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等,使得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3. 社会矛盾方面

   ○ 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民族矛盾逐渐成为主要矛盾。中国人民既要反抗本国封建统治阶级的压迫,又要抵御西方列强的侵略。太平天国运动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持续了十余年,虽然最终被镇压,但它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此后清朝又面临着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一系列变革的冲击,最终走向灭亡。

  综上所述,汉唐明清早期的盛世之所以结束,都是因为在政治、经济、社会矛盾等方面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相互交织,不断积累,最终导致了王朝的衰落和灭亡,也反映了封建王朝难以摆脱的兴衰周期律。

0
0

赞赏码.jpg


老子大学(共产主义ABC) www.gczyabc.cn  网站地图 红军大学(毛泽东人民讲)
电话:15998980906 地址:中国重庆市南岸区南城大道28号渝南佳苑 邮箱:24183930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