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正确对待庸劣传统文化
作者:朱云川
如何树立正确的文化自信,以避免被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所误导?
当代圣贤朱云川老师指出:
其一,要以中国道德哲学为标准,比如中华道德七常观和天爵榜,具有了这个火眼金睛,才能认清何为精华,何为糟粕,分清传统文化的圣贤庸劣。
其二,根据传统文化的圣贤庸劣,坚持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尊道贵德,服从圣贤,远离庸劣,落实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人才方针。
其三,由于传统文化往往是错误藏在正确里,总有一些可取之处。因此,对庸劣传统文化一般任其自生自灭,不用全面禁止,也不要推崇放纵。
只是在特殊场合中有节制使用。危害不大时也不必禁止,危害很大时要批量消除,不可使之泛滥成灾。
亲爱的同胞们:
今天,我们站在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十字路口,探讨一个关乎我们文化根基与未来走向的重要话题——文化自信,以及如何正确对待庸劣传统文化。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和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我们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犹如一座巍峨的高山,其中既有熠熠生辉的珍宝,也有隐藏在角落的沙石。
在追求文化自信的征程中,正确对待庸劣传统文化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课题。
当代圣贤朱云川老师为我们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首先,我们要以中国道德哲学为标准,例如中华道德七常观和天爵榜。
这就如同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有了这样的鉴别工具,我们才能在传统文化的浩渺海洋中准确地认清何为精华,何为糟粕,清晰地分清传统文化中的圣贤庸劣。
中华道德七常观和天爵榜,是我们文化智慧的结晶,它们蕴含着深刻的道德准则和价值判断。
就像在一个庞大的果园里,这些标准是我们挑选果实的指南。我们知道,优质的果实饱满、健康、富有营养,而那些有瑕疵或者腐烂的果实则需要被剔除。
传统文化也是如此,凭借着中国道德哲学的标准,我们能够甄别出那些真正滋养我们心灵、推动社会进步的精华部分,同时也能识别出那些可能阻碍我们发展的庸劣内容。
其次,根据传统文化的圣贤庸劣,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尊道贵德。这是我们文化的灵魂所在。
在对待传统文化中的不同元素时,我们要服从圣贤,远离庸劣,积极落实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人才方针。这一人才方针不仅仅适用于对人的评判,也适用于对传统文化元素的筛选。
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圣贤的思想和文化成果,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他们的智慧经过了时间的考验,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而对于庸劣的部分,我们不能让其占据主导地位,就像在一个团队中,优秀的成员应该发挥引领作用,而能力不足或者品行不端的成员则不应被推崇。
最后,我们要认识到庸劣传统文化往往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它们常常是错误藏在正确里,并且总有一些可取之处。这就如同一片乌云,虽然遮住了阳光,但乌云的水汽也可能滋润大地。
所以,对庸劣传统文化,我们一般任其自生自灭,不用全面禁止,也不要推崇放纵。在特殊场合中有节制地使用,是一种明智的做法。
当危害不大时,我们不必过于紧张地去禁止它,但是当危害很大时,我们必须批量消除,绝不能让其泛滥成灾。
例如,一些传统习俗可能存在着封建迷信的成分,但在某些特定的民俗活动中,只要不造成严重的危害,我们可以在保留其文化形式的基础上,去除迷信的内核。
然而,如果某些庸劣文化元素严重违背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如歧视女性、宣扬暴力等,我们就必须坚决抵制,防止其对社会风气和人们的思想造成恶劣影响。
同胞们,文化自信不是盲目自大,而是建立在对传统文化深刻理解和正确对待之上的。正确对待庸劣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让我们以中国道德哲学为指引,坚守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审慎地对待庸劣传统文化,这样我们才能在文化自信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