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写不出《西游记》
作者:朱云川
网上有人撰文说:”《西游记》作者是王阳明,不是吴承恩”。好比两人长相差不多,或说过几句相同的话,就断定是同一个人,不是故意耸人听闻,混淆视听吗?!
这让朱老师想起一件事,有人说“无为而治”是孔子提出来的,与老子无关!看过不要脸,还有这样更不要脸的。
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孔孟朱王的四大圣人,都是儒家一门祖宗,并非天下共主。究其原因,儒家人善于言过其实,弄虚作假、冒名顶替,仁义冒充道德,抢夺圣贤帽子,自己不较真,别人也不必当真!
言归正传,为什么说王阳明写不出西游记呢?理由有三:
其一,史无记载。王阳明传世著作目录中,从无《西游记》书名。
其二,立场不同。王阳明是儒家四圣之一,《西游记》须菩提祖师属于道医禅三家本如一,并非儒释道三教合一,作者从头到尾的批判儒释道立场,与王阳明儒家思想不符。
其三,道德境界。《西游记》以太上老君(老子)为玉帝正统道祖,无论孙悟空如何神通广大,本领高强,他的如意金箍棒、火眼金睛、铜头铁脑,都是拜《道德经》所赐。
《王阳明写不出〈西游记〉:拨开迷雾见真相》
亲爱的同胞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很有趣的话题:为什么王阳明写不出《西游记》?
最近啊,我在网上看到有人撰文声称“《西游记》作者是王阳明,不是吴承恩”。
这就好比仅仅因为两个人长相差不多,或者说过几句相同的话,就断定他们是同一个人一样。这难道不是故意耸人听闻、混淆视听吗?
这让我不禁想起另外一件事,有人说“无为而治”是孔子提出来的,和老子毫无关系。真的是见过脸皮厚的,没见过这么厚颜无耻的。
咱们再来说说这儒家的事儿。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孔孟朱王这四位圣人,那可都是儒家的祖宗。
但是啊,儒家有个毛病,就是善于言过其实、弄虚作假、冒名顶替。他们用仁义来冒充道德,抢夺圣贤的名号。就像这种把王阳明说成是《西游记》作者的事儿,感觉就像是他们一贯作风的延续。
不过呢,咱们也不必太较真,毕竟他们自己都不怎么较真,咱们也就看个热闹,但是该澄清的还是得澄清。
那为什么说王阳明写不出《西游记》呢?这里面是有原因的。
首先,从历史记载来看。王阳明传世的著作目录里,从来就没有出现过《西游记》这个书名。
这就像是一个人从来没有拥有过某件东西,你却硬要说这东西是他的,这不是很荒谬吗?这就好比你说李白写了《红楼梦》,可是李白的作品集里根本找不到《红楼梦》的影子啊。
其次,立场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异。王阳明可是儒家四圣之一啊,他的思想根基是儒家。
而《西游记》里的须菩提祖师那可是道医禅三家本如一的形象,《西游记》可不是简单的儒释道三教合一,而是从头到尾都有着对儒释道的批判立场。
这和王阳明所秉持的儒家思想完全是背道而驰的。
就好比一个忠诚的战士,他的信仰是保卫国家,你却让他去写一篇反对战争、批判自己国家的文章,这怎么可能呢?
最后,从道德境界这个层面来看。《西游记》可是以太上老君(老子)为玉帝正统道祖的。
大家看啊,孙悟空那么神通广大,他的如意金箍棒、火眼金睛、铜头铁脑,可都是得益于《道德经》啊。这和王阳明的儒家思想体系下的伦理道德有着本质的区别。
这就像两种不同的文化土壤,一种土壤适合种牡丹,另一种适合种松柏,你不能把松柏种在牡丹的土壤里,还期望它能茁壮成长。
所以啊,同胞们,我们看待历史和文化作品的时候,一定要尊重事实,不能仅凭一些无端的猜测就下结论。我们要从历史记载、思想立场、道德境界等多方面去考量,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文化作品背后的真相,传承我们优秀的文化遗产。
总结:
我们探讨了网上关于王阳明是《西游记》作者这一荒谬观点。从史无记载、立场不同、道德境界差异三个方面阐述了王阳明写不出《西游记》的原因。这提醒我们对待历史文化要尊重事实,从多方面深入探究,以正确传承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