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反孔为什么不能成功?
作者:朱云川
五四反孔为什么不能成功?先要明白三个问题:
其一,儒家有没有罪?该不该反对?误国误民,庸劣塞道,做败家子,当亡国奴,必须反对!
其二,儒家可分哪几种?是全部有罪,还是部分有罪?儒家可分三种:高风亮节的君子儒,圆滑贪婪的小人儒,耳聋口哑的腐儒。君子儒风月无罪,小人儒贪婪有罪,腐儒误国误民。
其三,孔子属于君子儒,孔子平庸但无罪。孟子属于小人儒,为官文化祖宗,荀子斥孟子为“孔门罪人”。宋明道学属于腐儒类,不用宋儒误国就行。
以民国政客为例,孙中山为君子儒,蒋介石为小人儒,其他政客为腐儒。正确办法是:不批君子儒,不捧小人儒,不用腐儒辈!
《关于“五四反孔”未成功的思考》
尊敬的各位听众:
大家好!
今天,我们站在这里,来探讨一个极具深度和历史意义的话题——五四反孔为什么不能成功。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明白三个关键的问题。
其一,儒家有没有罪?该不该反对?
在历史的进程中,我们看到当儒家思想被扭曲变形时,确实出现了诸多严重的问题。
当它走向误国误民的道路,让庸劣之辈充斥社会,导致国家衰败,甚至面临沦为亡国奴的危险时,这样的儒家思想,无疑是必须反对的。
这就好比一条河流,如果河水被污染,不再滋养大地,反而带来洪涝灾害,那么人们必然要对其进行治理。
其二,儒家可分哪几种?是全部有罪,还是部分有罪?
其实啊,儒家可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首先是高风亮节的君子儒,他们如同夜空中的星辰,闪耀着人性与智慧的光芒,他们所秉持的儒家思想是积极正面的,就像清风明月般,没有罪过。
然后是圆滑贪婪的小人儒,这类人就像蛀虫,他们将儒家思想中的一些理念扭曲为满足自己私欲的工具,他们的贪婪就是他们的罪过。
最后是耳聋口哑的腐儒,这类腐儒可谓是误国误民的罪魁祸首,他们守着僵化的教条,不知变通,阻碍国家的发展进步。
其三,我们再来具体看看一些代表性的人物。
孔子,他属于君子儒,虽然他可能在某些方面表现得较为平庸,但他本身并没有罪过。
而孟子,他属于小人儒,他是官文化的祖宗,就连荀子都斥责孟子为“孔门罪人”。
再看宋明道学,这属于腐儒类,这种腐儒思想一旦被运用到治国理政当中,就会误国,所以只要不采用宋儒的思想,就能够避免这种危害。
我们不妨以民国政客为例来进一步理解。
孙中山先生,他就如同君子儒一般,心怀天下,有着高尚的品德和伟大的理想,致力于推动国家的进步与变革。
蒋介石则属于小人儒,他在执政过程中表现出了圆滑贪婪的一面,将权力和利益更多地往自己和亲信身上倾斜。
而其他的一些政客,大多属于腐儒类,他们思想僵化,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在治国理政上毫无建树。
那么,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就能够明白五四反孔未能成功的原因了。
当时的反孔运动,没有清晰地对儒家思想进行分类辨析,没有认识到君子儒的正面价值,不该对其进行批判;同时,也没有认清小人儒的贪婪本质,不应该去追捧;更没有坚决摒弃腐儒的误国思想。
正确的办法应该是:
不批君子儒,因为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有着积极的意义,是值得我们去传承和弘扬的;不捧小人儒,要抵制他们对儒家思想的歪曲和利用;不用腐儒辈,要远离那些僵化、误国的腐儒思想。
我们回顾这段历史,不是为了指责过去,而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教训。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我们要以史为鉴,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我们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慧和力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