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研究所 > 昆仑兵法研究所

‌公器公用:权力背后的责任与敬畏

栏目:昆仑兵法研究所|时间:2025-04-28 21:07|阅读:2

  ‌公器公用:权力背后的责任与敬畏

  尊敬的各位同志:

  大家好!

  今天,我们要深入探讨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那就是权力的本质以及我们对待权力应有的态度。

  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我们不是权力的所有者。权力,它是一种公器,是属于全体人民的。就如同公共的资源,它的存在是为了服务大众,而不是为个人谋取私利。

  公器要公用,这是一个基本原则,如果将公器私用,那这种行为无异于盗窃。这绝非危言耸听,因为每一份权力背后都承载着人民的期待与托付。

  人民把权力交给我们,这一交,交的不仅仅是权力本身,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和无比珍贵的信任。这种信任是人民对我们的认可,是对我们能够正确行使权力、履行责任的期望。

  当我们手中的权力越大时,也就意味着我们所肩负的责任越大,同时需要经受的考验也就越多。

  权力与责任如影随形,不可分割。我们要时刻牢记,权力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怎样才能做到呢?那就是要能体察民情。

  民情,是社会的晴雨表,是人民生活状况和需求的真实反映。只有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他们的生活疾苦,知道他们面临的困难,我们才能明白权力应该用在何处。

  比如说,在一些贫困地区,干部只有真正走进百姓的家门,看到他们破旧的房屋、简陋的生活设施,才能体会到扶贫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从而运用手中的权力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扶贫政策。

  了解民意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民意就像大海的浪潮,它蕴含着人民的心声和愿望。我们不能闭门造车,仅凭自己的主观臆断来做决策。

  曾经有这样的例子,某些地方在进行城市规划时,没有充分征求民众的意见,结果建设出来的设施不符合民众的需求,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而那些成功的案例则告诉我们,当我们积极倾听民意,尊重民众的想法时,我们所做出的决策就能得到民众的支持,权力也就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集中民智更是行使权力的智慧之举。

  人民群众是智慧的源泉,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见解。古往今来,许多伟大的发明创造都源于民间智慧的启发。我们在工作中要善于收集和整合这些民智,让它成为我们决策的重要依据。

  例如,在一些农村地区,村民们有着独特的农业生产经验,当政府在推广农业新技术时,如果能够结合这些民智,就能使新技术更好地落地生根,这就是集中民智的力量。

  同时,我们要珍惜民力。

  民力是有限的,每一份人力、物力、财力都是人民辛勤劳动的成果。我们不能随意挥霍民力,做一些华而不实的政绩工程。要把民力用在刀刃上,用在真正能够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社会发展的事情上。

  我们切不可对群众失去敬畏之心和感恩之心。

  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权力的源泉。如果失去了敬畏之心,就容易滥用权力,做出损害群众利益的事情。而感恩之心则提醒我们,要时刻铭记自己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要以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人民。

  同志们,权力是一份神圣的使命,我们要始终秉持公器公用的原则,牢记权力背后的责任与信任,怀着敬畏和感恩之心对待群众,这样我们才能正确行使权力,不负人民的重托,为构建更加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大家!

0
0

赞赏码.jpg


老子大学(共产主义ABC) www.gczyabc.cn  网站地图 红军大学(毛泽东人民讲)
电话:15998980906 地址:中国重庆市南岸区南城大道28号渝南佳苑 邮箱:24183930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