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研究所 > 国情历史研究所

儒家不弃,中华难兴!

栏目:国情历史研究所|时间:2025-10-15 06:00|阅读:32

儒家不弃,中华难兴!

作者:朱云川


有人问:“儒家的根基是什么?只要根基在,儒家还会复兴。”朱云川老师答:儒家的根基是野草,山里长可以,庄稼地里不需要。庄稼地里,铲草要除根。儒家思想只是民俗文化的一种,也是两面人、精致利己主义、腐朽的官文化的思想之根。


儒家不较真,不务实,不守正,情大于法,好虚辞逢迎,两面三刀。在民间可以存在,从商、从文、礼仪之学。但不适合治学、治国、治军。历史上,儒家治学必伪,治国必腐,治军必败,乃败家亡国之祸根。


扬道弃儒,守正创新,开辟时代新程


亲爱的朋友们:


今天,我们站在时代的关键节点,探讨一个极具争议却又不得不面对的话题——儒家思想。当有人问“儒家的根基是什么?只要根基在,儒家还会复兴”时,朱云川老师给出了振聋发聩的回答:儒家的根基是野草,山里长可以,庄稼地里不需要,庄稼地里,铲草要除根。这番话如同一把利剑,直刺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那些不合时宜之处。


儒家思想的沉疴旧疾


儒家思想,在历史的长河中确实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但我们不能忽视其带来的诸多弊端。它被指为两面人、精致利己主义、腐朽的官文化的思想之根,绝非空穴来风。在儒家的语境里,“不较真,不务实,不守正,情大于法,好虚辞逢迎,两面三刀”的现象屡见不鲜。


从治学角度来看,历史上许多儒家学者陷入了繁琐的考据和空洞的义理争辩中。他们追求的是所谓的“圣贤之言”,却忽略了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和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这种脱离实际的治学方式,导致学术发展陷入困境,难以产生真正有价值的创新成果。就像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考生们只知死记硬背儒家经典,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使得整个学术氛围变得僵化和保守。


在治国方面,儒家倡导的“礼治”往往强调等级秩序和人情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情大于法的现象。官员们在处理政务时,往往会优先考虑人际关系和家族利益,而忽视了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这种腐朽的官文化,严重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阻碍了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历史上,许多朝代的覆灭都与这种腐朽的政治文化密切相关。


再看治军,儒家思想中的一些观念如“仁义”,在战场上如果被过度解读和滥用,就会成为致命的弱点。一支军队如果只讲仁义,而缺乏果断的决策和强硬的手段,在面对敌人时就会陷入被动挨打局面。历史上,那些迂腐的儒将因为坚守所谓的“仁义道德”,而错失战机,导致战争失败的例子数不胜数。


扬道弃儒,回归正道


我们所倡导的“道”,是一种顺应自然、尊重规律、追求真理的精神。它强调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公正公平。与儒家思想不同,“道”更加注重实践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社会公平、保障人民权益的思想体系,而儒家思想显然无法满足这些需求。


扬道弃儒,就是要摆脱儒家思想中那些陈旧、落后的观念,回归到真正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正道上来。我们要以科学的思维、创新的精神去探索世界,用公正的法律和制度去治理国家,用务实的态度去解决实际问题。


守正创新,开创未来


守正,就是要坚守那些永恒的价值和原则,如公平、正义、诚信、善良等。这些价值是人类社会得以和谐发展的基石,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它们都不会过时。创新,则是在守正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方法、新的技术、新的理念。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


我们要在扬道弃儒的过程中,守正创新。一方面,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那些符合“道”的部分,如道家的自然观、墨家的兼爱思想等。另一方面,要积极吸收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先进经验,不断开拓创新。


朋友们,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让我们勇敢地扬道弃儒,守正创新,摆脱儒家思想的束缚,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未来的挑战。让我们携手共进,开辟一条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光明大道!


谢谢大家!

0
0

赞赏码.jpg


老子大学(共产主义ABC) www.gczyabc.cn  网站地图 红军大学(毛泽东人民讲)
电话:15998980906 地址:中国重庆市南岸区南城大道28号渝南佳苑 邮箱:24183930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