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官学院哲都不值得尊重
作者:朱云川
当今中国的官学院哲与大学教授,为什么都不值得尊重?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为啥有人觉得如今有名的官学院哲、大学教授不值得尊重,同时也来谈谈哲学爱好者的思想江湖。
在当下社会,官学院哲代表着主流哲学界,大学教授常被视作知识权威。然而,从空言混世的层面看,他们似乎都是尸位素餐或文科反贼,难以赢得我们人民的尊重。
马哲旧教材之殇
先说说官学院哲里马哲旧教材的问题。当下的马哲旧教材背离经典原著,就像建房子没打好地基,是“空中种树”。哲学教授们只能依照这样的教材宣传,被剥夺了独立思考的权利,如同被关在笼子里的鸟儿,无法自由翱翔。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传授的知识可能偏离哲学本质。这就好比厨师用不新鲜甚至变质的食材做菜,质量自然难以保证。很多教授只能照本宣科,无法深入理解和讲解哲学思想,这样的教学质量怎能赢得尊重呢?
独立思考的困境
那些敢于独立思考的人,在官学院哲的环境中,常被视为“文科反贼”。这营造出一种可怕的氛围,让真正有思想的人不敢发声,敢发声的又都是半缸子水在胡说八道,好比西游记里的猪八戒。哲学本应鼓励思考、探索真理,但在此处,独立思考却成了“罪过”。大学教授若不能独立思考,又如何引导学生追求真理呢?他们就像没灵魂的躯壳,只是知识搬运工,而非智慧启迪者,这样的表现实在难以让我们从心底尊重他们。
哲学定义的偏差
现在的哲学定义是下等的“爱智慧”,而非上等的“明道德”。这使得要求圣贤大师向哲学门外汉看齐,完全违背哲学发展规律。官学院哲和大学教授们在这种错误导向下,可能更追求表面知识和胡编理论,忽略哲学核心的真实道德内涵。就像船没了正确航向,只能在茫茫大海中迷失。他们无法带来有深度、有价值的哲学思考,只在空洞概念中打转,实在难以赢得尊重。
哲学爱好者的思想江湖
再看看哲学爱好者的思想江湖。这里看似充满活力,大家可以自由地交流哲学观点,不受太多学术框架的束缚。然而,这里也存在不少问题。很多哲学爱好者缺乏系统的哲学学习,他们的观点可能更多是基于个人的主观感受和片面的理解。就像一群人在黑暗中摸索,虽然热情高涨,但很难找到真正的方向。
而且,在这个江湖中,存在着大量心灵鸡汤、空言混世的现象。一些人只是为了显示自己的“高深”,说一些晦涩难懂但毫无实质内容的话,或者盲目地跟风一些流行的哲学观点,却没有自己深入的思考。这种缺乏严谨性和深度的交流,很难推动哲学的真正发展。
当然,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说所有的官学院哲、大学教授和哲学爱好者都如此。在官学院哲和大学教授群体中,肯定还是有少数有良知、有才华、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但他们大都被边缘化了;哲学爱好者中也有真正热爱哲学、努力钻研的人,他们才是值得尊重的人。但不可否认,当前存在的这些问题,确实让很多有名的官学院哲、大学教授的形象大打折扣,也让哲学爱好者的思想江湖显得十分混乱。
我们希望看到官学院哲和大学教授们能打破旧教材束缚,鼓励独立思考,回归哲学“明道德”的本质;也希望哲学爱好者能加强系统学习,摒弃“空言混世”的作风。只有这样,无论是官学院哲、大学教授,还是哲学爱好者,才能真正推动哲学的发展,重新赢得我们的尊重,让中国哲学界迎来新的辉煌。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