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研究所 > 道德哲学研究所

‌自然辩证法与对立同一律

栏目:道德哲学研究所|时间:2025-11-19 19:26|阅读:5

‌自然辩证法与对立同一律

作者:朱云川


什么是对立同一律?先看一个哲学表达式:S=A(B|C)D,其中文解释为:事物=正(右|左)中,或,活人=基因(肉体|意识)表现。


传统的对立统一律,包括形而上学B|C,唯物主义B(B|C),唯心主义C(B|C)。


儒家的对立同一律,指中庸之道(B|C)D。真正的对立同一律,指自然之道A(B|C)。就是说,B与C相对立而同一于A。区别在于,A先于BC,与BC无关;D后于BC,与BC相关。


比如,阴与阳相对立而同于太极,硬币的正反面相对立而同一于这枚硬币本身。单重点讲一面不行,单讲两面也不行,两点论与重点论都不足以合理解释上述问题。只有从太极、硬币整体上讲,才是全面的系统的活生生的自然辩证法思维。


【解读】解锁对立同一律:探寻自然与哲学的融合之道


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我想带大家走进一个充满奥秘的哲学世界,去探索“对立同一律”的神奇魅力。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独特的哲学表达式:S = A(B|C)D 。用中文解释就是“事物 = 正(右|左)中”,或者“活人 = 基因(肉体|意识)表现”。这个表达式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它向我们揭示了事物的构成并非单一的、片面的,而是由多个相互关联又相互对立的部分组成。


在哲学的发展历程中,传统的对立统一律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形而上学只看到了对立的一面,即 B|C,将事物的对立绝对化,忽略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唯物主义强调物质的第一性,表现为 B(B|C);唯心主义则突出意识的主导地位,呈现为 C(B|C)。这三种观点虽然都在探讨对立与统一的关系,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而儒家的对立同一律,强调中庸之道(B|C)D 。中庸之道追求一种平衡与和谐,主张在对立的双方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度。然而,真正的对立同一律,是自然之道 A(B|C)。这里的 A 先于 B 和 C,并且与它们无关,它代表着一种超越对立双方的本质存在;而 D 后于 B 和 C,且与它们相关,是对立双方相互作用的结果。简单来说,B 与 C 相对立,却又同一于 A。


为了更好地理解对立同一律,我们不妨举几个例子。阴与阳是中国传统哲学中一对重要的概念,它们相互对立,却又同一于太极。太极是一种超越阴阳的整体存在,它包含了阴阳的相互转化和相互依存。再比如硬币的正反面,它们明显是对立的,但又同一于这枚硬币本身。如果我们只关注硬币的正面或者反面,那我们对硬币的认识就是片面的;只有从硬币这个整体去看待,我们才能全面、系统地了解它。


这就告诉我们,在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时,单重点讲一面是不行的,单讲两面也是不够的。以往的两点论和重点论都不足以合理解释这些复杂的现象。我们需要用自然辩证法思维,从整体出发,去把握事物的本质。就像我们看待一个人,不能只看到他的肉体或者意识,而要将两者结合起来,同时还要考虑到他背后的基因等因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一个人,理解这个世界。


在现实生活中,对立同一律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企业管理中,我们会面临各种对立的因素,如创新与稳定、效率与公平等。我们不能只追求创新而忽视稳定,也不能只强调效率而不顾公平。我们要从企业发展的整体出发,找到这些对立因素之间的动态平衡点,让它们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朋友们,对立同一律是一把打开哲学之门的钥匙,它让我们看到了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让我们学会运用自然辩证法思维,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世界、解决问题,在对立中寻找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从而更好地理解自然、理解人生。


谢谢大家!

0
0

赞赏码.jpg


老子大学(共产主义ABC) www.gczyabc.cn  网站地图 红军大学(毛泽东人民讲)
电话:15998980906 地址:中国重庆市南岸区南城大道28号渝南佳苑 邮箱:24183930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