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研究所 > 道德哲学研究所

‌超越“中西体用”之争,坚持“中体中用”道德哲学

栏目:道德哲学研究所|时间:2025-11-28 10:11|阅读:2

‌超越“中西体用”历史之争,坚持“中体中用”道德哲学

相关文章:

【新刊】韩博韬|中西体用之辩的终结——庞朴的“中体西用”与李泽厚的“西体中用”

作者:朱云川


网上有人发文,回顾了“中体西用”与“西体中用”的争论。文章少了一个最重要的人,曾国藩是老庄为体,禹墨为用,扬道弃儒,中体中用。


【解读】

从“中体西用”到“中体中用”:曾国藩的独特智慧


亲爱的朋友们:


今天,咱们来聊聊网上那篇回顾“中体西用”与“西体中用”争论的文章。这篇文章呀,有个小遗憾,漏掉了一个超级重要的人物——曾国藩。曾国藩可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那就是“老庄为体,禹墨为用”,走的是扬道弃儒、中体中用(道本德用)的路线。


“中体西用”和“西体中用”的争论由来已久。“中体西用”主张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采用西方近代科技,仿效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政,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而“西体中用”则强调以西方的文化、制度等为主体,将中国的一些元素进行适当运用。这两种观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各有其支持者和反对者。


然而,曾国藩却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他以老庄思想为体。老庄思想强调顺应自然、无为而治,追求一种内心的宁静和精神的自由。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曾国藩用老庄的思想来调整自己的心态,应对复杂的政治局势和人际关系。他深知,有时候过度的强求反而会适得其反,不如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以一种豁达的心态去面对。就像他在官场中,面对各种明争暗斗,没有一味地争权夺利,而是以一种超脱的姿态,在保持自己原则的同时,巧妙地周旋。


同时,曾国藩以禹墨思想为用。禹是古代治水的英雄,他公而忘私、吃苦耐劳、勇于奉献。墨子则主张兼爱、非攻、尚贤等思想,强调实际行动和为大众谋福利。曾国藩将禹墨的精神运用到自己的事业中。他组建湘军,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以身作则,带领士兵们艰苦奋战。他注重军队的纪律和训练,就像大禹治水一样,有条不紊地治理军队。而且,他还积极倡导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的技术和设备,试图通过实际行动来改变国家的命运,这正是墨子“尚贤”“节用”等思想的体现。


从曾国藩的“老庄为体,禹墨为用”,我们能看到一种道本德用、中体中用的智慧。他没有盲目地推崇西方文化,也没有完全拘泥于传统的儒家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儒家思想虽然占据主导地位,但也存在一些僵化和不适应时代发展的地方。曾国藩选择扬道弃儒,其实是一种大胆的创新和尝试。他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其他流派中汲取营养,结合时代的需求,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和实践方法。


对于我们今天来说,曾国藩的这种思想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在面对各种文化思潮和社会变革时,我们既不能盲目地全盘接受外来文化,也不能固步自封,死守传统。我们应该像曾国藩一样,从传统文化中挖掘适合时代发展的元素,同时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朋友们,历史是一面镜子,曾国藩的“道本德用、中体中用”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让我们从他的智慧中汲取力量,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文化之间找到平衡,为我们的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探索出一条更加宽广的道路。


谢谢大家!


今日推荐:

扬道弃儒:民间私学的复兴之路

老子化胡是否催生了马克思主义

我不赞成中国人学西哲

古希腊文明根本不存在

反对思想殖民,是不是必须精通思想殖民

老子和马克思有先见之明,逻辑地全面批判未来社会

捍卫马克思主义:尽快废止西哲、西学和全民英语,才能跳出“学马哲变反贼”的思想殖民误区

0
0

赞赏码.jpg


老子大学(共产主义ABC) www.gczyabc.cn  网站地图 红军大学(毛泽东人民讲)
电话:15998980906 地址:中国重庆市南岸区南城大道28号渝南佳苑 邮箱:24183930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