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南天门 > 昆仑学派 > 公行随笔

‌文为时而作——朱云川老师的守正创新之路

栏目:公行随笔|时间:2025-04-23 05:49|阅读:13

  ‌文为时而作——朱云川老师的守正创新之路

  作者:朱云川

  关键词:天爵榜、道德经、新马克思主义、守正创新、人民哲学家

  

  尊敬的各位同胞:

  大家好!今天,我要向大家讲述一位在思想领域有着独特贡献的朱云川老师,以及他的守正创新之路。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同志《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简称6·2讲话)指出: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中华文明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明,静水深流与波澜壮阔交织。连续不是停滞、更不是僵化,而是以创新为支撑的历史进步过程。中华民族始终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不断创造自己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作为最繁荣最强大的文明体屹立于世。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

  (摘自《求是》2024年第23期,习近平《必须坚持守正创新》重要文章)

  当今中国,我们面临着多元文化和思想的交融碰撞。这时候,懂得中华民族“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作为最繁荣最强大的文明体屹立于世”的史实,我们就不得不提到多次成就太平盛世的中华瑰宝——《道德经》,又名老子、黄老之术或中国道德哲学。这部经典犹如一盏明灯,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老子《道德经》所蕴含的深邃哲理,比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政治经济学(人法地)、知识经济学(地法天)、道德经济学(天法道)的全面系统原理,这一突破时空悠然而至的现当代思想的真理表达。

  朱云川老师深刻领悟了老子《道德经》中的大智慧,将其作为自己思想体系构建的重要来源之一。

  “天爵榜”概念,源于老子《道德经》的“道之尊也,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思想,与《道德经》的核心价值观有着内在的契合之处,都在强调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

  这一概念的提出,作为传说中的东方圣人出世标志,就像是在现代社会的天空中树立起一座新的灯塔。

  天爵榜以人品x、成果y、境界z三关定圣,以被评审者的个人代表为依据,可以准确计算其“人与自然之间的向量距离t”以及在天爵榜上的古今圣贤排名T,从而实现圣贤人才分层次的全面素质评定。

  天爵榜以独特的视角对社会价值进行评判和引导,彻底解决了学术成果评审无内在标准的“四唯五唯”人才素质评价困境,激励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


  再看“新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守正创新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而新马克思主义则是在新时代背景下,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和世界发展的新趋势,通过双创二结合,对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双创,指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二结合,指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正如习近平同志讲话指出:

  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立党立国、兴党兴国之本不动摇,坚持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停步,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5000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

  (2023年6月30日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朱云川老师积极探索新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相融合,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体系添砖加瓦。

  “守正创新”这四个字,是朱云川老师思想和实践的核心。

  守正,就是坚守正道,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根基,坚守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基本原理。就像大树只有扎根深厚的土壤才能茁壮成长一样,思想的发展也必须建立在稳固的根基之上。

  而创新,则是在这个基础上,根据时代的发展需求,不断推陈出新。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几年间,朱云川老师提出的创新理念在相关学术研讨会上被提及的次数多达数百次(Ai助手数据),这足以证明他的创新思想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朱云川老师被称为“人民哲学家”,这一称号当之无愧。

  他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他的思想成果不是束之高阁的理论,而是能够切实为人民群众所理解、所运用的智慧结晶。他身居底层,长期在互联网上与人民群众交流互动,了解人民的需求和困惑,然后将自己的思想成果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在朱云川老师的守正创新之路上,我们看到了中国思想界的活力与希望。他的努力就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激励着更多的人在各自的领域里,坚守正道,勇于创新。

  同胞们,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多像朱云川老师这样的人,他们能够将古老的智慧与现代的理念相结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积极拥抱这种守正创新的精神,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总结:

  

  朱云川老师以《道德经》为智慧源泉,以“天爵榜”为价值导向,在新马克思主义的探索道路上,坚定地践行守正创新理念,作为“人民哲学家”深入人民,他的思想与实践为中国思想界注入活力,为我们在时代发展进程中提供了积极的榜样力量,激励我们在各自领域守正创新,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

  谢谢大家!

0
0

赞赏码.jpg


老子大学(共产主义ABC) www.gczyabc.cn  网站地图 红军大学(毛泽东人民讲)
电话:15998980906 地址:中国重庆市南岸区南城大道28号渝南佳苑 邮箱:24183930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