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尚贤精英主义为什么会人亡政息
作者:朱云川
精英主义为什么会人亡政息?一代精英,二代水货,三代骗子。
圣人老子曰: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坚持精英主义教育,人人争当精英,能力有大小,谁才是精英呢?评判有争议。精英唯论文、文凭、职称、奖项、资历吗?盗版、抄袭、拼爹、混文凭、买奖项的骗子,不可胜数。关键是精英通吃一切,啥好处都占,却不用负责任,天下人心大乱。
假如坚持权责利位相关原则,没有精英的特殊待遇,人心就不会乱。当然,最好的评判标准就是天爵榜,人品成果境界三关定圣,榜上排名前三十者(人数不限可并列),均为圣贤人才真精英。
《精英主义的反思:探寻可持续的人才评判之道》
尊敬的各位听众:
大家好!
今天,我们相聚在此,共同探讨一个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至关重要的话题——精英主义。为何精英主义会陷入“人亡政息”这样的困境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剖析的现象。
“一代精英,二代水货,三代骗子。”这一说法虽然看似有些尖锐,但却精准地指出了精英主义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代际衰退问题。
在我们倡导精英主义教育的当下,人人都怀揣着成为精英的梦想,积极地投身于这场看似充满希望的追逐之中。然而,一个根本性的疑问摆在我们面前:
到底怎样的人才能被称为精英呢?
目前,在很多人的认知里,精英的评判标准似乎被简单地归结为论文、文凭、职称、奖项以及资历等要素。但这样的评判标准真的能够准确无误地筛选出真正的精英吗?现实给出的答案令人忧心。
在我们的社会中,那些依靠盗版抄袭、凭借家族势力、花钱购买奖项的骗子,数量之多简直超乎想象。他们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取了所谓的精英标签,混入了精英的行列,这使得精英的队伍变得鱼龙混杂,真假难辨。
更为严重的是,精英主义逐渐衍生出一种极不合理的现象——精英通吃一切。精英们仿佛置身于一个特权的保护罩之下,他们占据着各种社会资源,享受着各种各样的好处,却无需承担相应的责任。
这种现象就如同在一个天平上,一端是精英们无尽的索取和享受,另一端是大众的付出和承担,天平严重失衡。这种失衡必然会引发大众内心的不满和怨恨,进而导致天下人心大乱。
圣人老子说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老子在千百年前就已经洞察到,过度推崇某种事物,容易引发民众之间的纷争和社会的混乱。当我们过度崇尚精英,将精英的地位抬得过高时,民众就会陷入一种无序的竞争状态。
为了成为精英,人们可能会不择手段,而对于精英所享有的特权,大众又会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这种情绪一旦蔓延开来,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就会受到严重威胁。
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这种局面呢?
我们需要坚持权责利位相关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无论是谁,无论其处于何种地位,都不能享有特殊待遇。
精英也不例外,他们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其获取的利益应当与自身的付出相匹配,所处的地位也应当与其贡献相符。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才能避免因精英特权而引发的人心混乱。
当然,除了坚持权责利位相关原则之外,我们还需要一个更为科学、公正的精英评判标准。
在这里,我要向大家介绍朱云川老师的“天爵榜”这一概念。“天爵榜”以人品、成果、境界这三个关键要素来判定一个人是否为圣贤之人。能够在这个榜单上排名前三十(人数不限可并列)的人,无疑都是真正的圣贤人才,是当之无愧的精英。
这种评判标准,摒弃了那些容易被操纵和伪造的外在因素,更加注重人的内在品质和实际贡献,为我们识别真正的精英提供了一个可靠的依据。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对精英主义进行深刻的反思。精英主义本身并非毫无价值,但如果任由其发展,陷入上述的种种弊端之中,必然会导致“人亡政息”的后果。
我们应当通过建立科学公正的“天爵榜”评判标准和坚持权责利位相关原则,引导精英主义走向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让精英真正成为社会发展的积极推动力量,而不是破坏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
谢谢大家!